搜索
当前位置    首页 >> 冀震要闻

一条香菇致富路 第二故乡亲人笑

发布时间:2022-06-21 09:37:59    来源:办公室

■口述/李庆武

 整理/杨蒙蒙

我是河北省地震局派驻承德市承德县上谷镇西坎村第一书记李庆武,今年是我驻村的第3个年头。初到驻村工作队,正值春日,万物生机勃勃。如今,正值夏日,工作队驻地房前的菜地里,新一茬的菠菜刚冒出头,绿油油的叶子沐浴在阳光下。

记得刚到西坎村的时候,驻村工作队员带我到屋里,打开文件柜,跟我介绍队里的文件资料和脱贫户的基本情况。我看着这些文字资料,觉得如果不深入村民家中,就没法把村民的情况了解清楚。之后,我用了近一个月的时间开展入户走访等工作。通过跟老乡面对面交谈,我对全村脱贫户的情况有了更多的了解。谁家的青壮年没有工作、谁家的孩子要上学,谁家的土地闲置着……我心里基本都有数了。

经过走访了解,我发现西坎村虽然脱贫了,但是依然存在集体经济薄弱,农业资源单一、缺乏产业支撑等制约该村发展的突出问题。眼下,驻村重点工作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,在防止返贫的同时,我们驻村干部要积极谋划、实施新的产业项目,以不断壮大集体经济、提高村民的收入,真正让脱贫户的钱袋子慢慢鼓起来。

在村两委班子座谈会上,我和村干部提出种植香菇的提议。一方面因为目前大棚香菇种植技术成熟,而且西坎村的气候条件适合香菇生长;另一方面因为香菇种植具有短、平、快的特点,村民能够在较短时间里获得效益。经过讨论商议,香菇种植项目确定了,但还面临技术和资金两大难题。

我是一个比较内向的人,像地震系统很多工作者一样,习惯埋头苦干,脸皮也薄。工作再苦再难,我都能坚持完成,但是我有些“社恐”。不敢见人拉不来帮扶资金,闷在屋里学不来种植技术。考虑到西坎村还有那么多村民正等着香菇种植项目的落地,我也就豁出去,主动克服“社恐”,寻求解决技术和资金难题的办法。

为了解决技术问题,我带着西坎村的村民前往平泉市学习,多次邀请相关领域专家进村指导。西坎村到平泉市有三十多公里,这条路我和村民们走过很多次。村民们的学习热情很高,我看着这样的场景,心里感到很热乎。

经过我和村干部的共同努力,我们为西坎村争取到县乡村振兴局专项帮扶资金210万元,流转土地50亩,建成32个食用菌种植大棚、4个蒸棚、1个制棒车间、1个冷库等。香菇种植项目让村民富起来的同时,为30户流转土地村民年均增加收入6.5万元,为50余人解决就业问题。截至目前,该项目已连续三年每年带动脱贫户每户增收2000元。

收入增加了,村民们心里都乐开了花。我跟村民的关系更加熟络起来。有天傍晚我在村里遛弯,遇到脱贫户老张,他咧嘴笑着跟我说,家里条件更好了,孩子上大学的生活费再也不用发愁了。

多年来,西坎村早已成为了我的第二故乡,这里的亲人就是我的亲人。怎样把故乡建设好、发展好,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,是我的责任和义务。下一步,我们打算再流转40亩土地,扩大香菇种植规模,进一步提高村集体收入和村民的生活水平。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,致富的“戏台子”会越唱越好,香菇种植会迎来新的丰收,乡亲们的生活会也更加富足、更加精彩。(信息来源:中国应急管理报)